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保持食品级海藻糖的稳定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控制加工温度
避免高温长时间处理:食品级海藻糖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降解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例如在烘焙食品中,应尽量采用适度的烘焙温度和时间,一般蛋糕烘焙温度可控制在 150 - 180℃,面包烘焙温度在 180 - 200℃,避免温度过高(如超过 220℃)和长时间烘焙(超过正常烘焙时间的 50% 以上),以减少海藻糖的损失。
高温瞬时处理替代长时间加热:对于一些需要热处理的食品,如果汁、酱料等,可采用高温瞬时灭菌(UHT)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杀菌目的,如在 135 - 140℃下保持 3 - 5 秒,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同时减少对食品级海藻糖稳定性的影响。
二、调节 pH 值
维持中性或弱酸性环境:食品级海藻糖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一般 pH 值在 5 - 7 范围内较为合适。在饮料、酱料等产品中,可通过添加适量的酸或缓冲剂来调节 pH 值,例如,在果汁饮料中添加柠檬酸、苹果酸等,将 pH 值控制在 5 - 6 之间,有助于保持海藻糖的稳定性。
避免碱性环境:应尽量避免食品体系处于碱性环境,因为碱性条件会加速食品级海藻糖的分解,如在加工某些面食时,要控制好小苏打等碱性物质的用量,防止 pH 值过高。
三、控制水分活度
降低水分含量:适当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减少因水分引起的海藻糖水解等反应。对于一些固体食品,如饼干、糖果等,可通过干燥等工艺将水分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如饼干的水分含量控制在 3% - 5%,硬糖的水分含量控制在 2% 以下。
使用防潮包装: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对保持食品级海藻糖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一些易吸潮的食品,如奶粉、蛋白粉等,应采用防潮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复合袋、镀铝薄膜袋等,并在包装内放置干燥剂,以防止外界水分进入,保持食品的低水分活度。
四、避免与特定物质接触
金属离子:某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可能会催化食品级海藻糖的降解反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易溶出金属离子的容器和设备,或者添加适量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 2Na),来螯合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提高海藻糖的稳定性。
强氧化剂和还原剂:强氧化剂和还原剂会与食品级海藻糖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其稳定性。在食品配方设计和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它与过氧化氢、亚硫酸盐等强氧化剂或还原剂直接接触。
五、优化加工工艺
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根据食品的加工工艺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食品级海藻糖添加时机,例如在酸奶生产中,可在发酵后冷却阶段添加,既能起到保护益生菌的作用,又能减少发酵过程中可能对海藻糖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温和的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尽量采用温和的加工方式,避免过度搅拌、研磨等机械作用对海藻糖结构的破坏。如在冰淇淋生产中,搅拌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海藻糖晶体结构被破坏,影响其稳定性和功能性。
本文来源:西安浩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htsw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