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海藻糖的生产工艺经历了从传统提取到现代酶合成的发展过程,以下是对这两种工艺的介绍:
一、传统提取工艺
原料选择:起初海藻糖是从海带、海藻等海洋藻类以及香菇、地衣等植物中提取,后来发现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对数生长期后期和稳定期,酵母细胞内可积累大量海藻糖,因此,酵母成为传统提取工艺的重要原料。
提取方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等。热水提取法是将原料与水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提取,然后通过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海藻糖粗品。酸提取法一般使用三氯乙酸等强酸溶液作为提取剂,能提高海藻糖的提取率,但后续需要进行中和处理。有机溶剂提取法则利用海藻糖在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具有选择性好、杂质少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纯化精制:提取得到的海藻糖粗品含有较多杂质,需要进一步纯化精制。传统的纯化方法包括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树脂除杂、凝胶过滤等。活性炭脱色可以去除色素等杂质,但操作繁杂且效果有限。离子交换树脂除杂能有效去除离子型杂质,凝胶过滤则根据分子大小对海藻糖进行分离纯化,提高产品纯度。
传统提取工艺的缺点是收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对原料的依赖性强,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二、现代酶合成工艺
底物选择:通常以淀粉、麦芽糖等为底物,淀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通过酶解作用将其转化为麦芽糖等小分子糖类,再作为海藻糖合成的底物。
酶的制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海藻糖合成酶,先筛选出高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毕赤酵母菌等,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菌株进行改造,提高酶的表达量和活性,例如,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构建重组菌株,使其能够大量表达海藻糖合成酶。
酶合成反应: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将底物与海藻糖合成酶混合进行反应,反应条件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需要根据具体的酶和底物进行优化。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在30-50℃,pH值在6-8之间。以麦芽糖为底物时,海藻糖合成酶可催化麦芽糖发生分子内重排反应,将其转化为海藻糖。
分离纯化:反应结束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食品级海藻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等。膜分离技术具有过滤精度高、操作简便、可在常温下进行等优点,能有效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底物,提高海藻糖的纯度。
现代酶合成工艺具有反应过程易控、工艺简单、副产物少、转化率高等优点,且可以通过大规模发酵生产实现海藻糖的工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来源:西安浩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htsw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