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素(Stevioside)是一种从菊科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的叶子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领域的天然代糖之一。
一、化学特性
甜菊素属于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由一个四环 diterpene 苷元(steviol)与多个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根据葡萄糖链的长度和连接位置,甜叶菊中还存在多种类似甜味成分,如莱鲍迪苷 A(Rebaudioside A)、莱鲍迪苷 C 等,其中甜菊素和莱鲍迪苷 A 是含量较高、甜味特性较好的两种。其甜度约为蔗糖的 200-300 倍,但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人体无法有效代谢其苷元部分,不会产生能量供应。
二、甜味特点与优势
高甜度低热量:相比蔗糖,甜菊素只需极少量即可达到同等甜度,能显著减少食品中的热量摄入,适合需要控制糖分或热量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
稳定性较好:在酸性条件和高温下(如烘焙、灭菌过程)仍能保持稳定,不易分解,因此适用于各种加工食品和饮料的生产,克服了部分天然甜味剂(如蜂蜜、果糖)在高温或酸性环境中易变质的问题。
安全性认可:经过多项毒理学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 / 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权威机构已认可其安全性,规定了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合理使用下对人体无害。
三、应用领域
食品饮料工业:常用于低糖或无糖食品、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酸奶、糕点等),替代部分或全部蔗糖,降低产品热量。
医药与保健品:在糖浆剂、口服液等制剂中作为甜味调节剂,减少药物的苦味,同时避免增加患者的糖分摄入;也用于保健品中,满足特殊人群的甜味需求。
日用化工:在牙膏、口香糖等产品中添加,提供甜味的同时不引发龋齿,符合口腔健康需求。
四、争议与注意事项
尽管甜菊素被广泛应用,但其甜味特性中存在一定的后苦味或金属味,可能影响部分产品的口感,因此实际应用中常与其他甜味剂(如赤藓糖醇、蔗糖)复配以改善风味。此外,虽然主流研究认为其安全性可靠,但部分研究对长期高剂量摄入的潜在影响仍有争议,目前各国对其使用范围和添加量均有明确标准。
总体而言,甜菊素作为一种天然、低热量的甜味剂,在“减糖”趋势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安全性和功能性使其成为蔗糖的理想替代之一。
本文来源:西安浩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htsw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