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史
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中国历代医书载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人徼、玉精、黄参、海艘、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被誉为“百草”。其拉丁学名中的“Panax”是“Pan”(“总”的意思)和“Axos”(“医药”的意思)的结合语,是说人参对所有的病都有效。“Ginseng”是由汉语“人参”音译的。
栽培历史
公元3~4世纪,居住东北的鲜卑族曾在辽河流域(今辽宁省辽阳一带)建立前燕国,其国王慕容晃曾给晋朝的官吏顾和赠送过人参。唐宋以后,人参成为东北少数民族向封建帝王进贡的珍品。《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等史书都有“地饶林山,田宜麻谷,土产人参”的记载。
汉元帝时期(公元前33~48年),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章》载有的参名为中国,也是世界有据可查的最早文献记录。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魏·华陀的《中藏经》、唐·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唐·甄权的《药性本草》、唐·苏敬的《唐本草》、宋·时华子的《诸家本草》。元·李东垣的《用药法象》、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医书中,都载有人参的药性和应用人参配伍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