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士分析,低聚半乳糖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但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宣传推广的时间还不太长,真正了解低聚半乳糖的人很少。广大消费者对它也还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中国食品行业对此重视,在"九五"和"十五"规划中都提出把开发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要的保健食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可以相信通过努力,各种含有低聚半乳糖的食品将会更多地出现在人们餐桌上。
摄食量比较
项次 | 低聚糖名 | 最小有效剂量3(g/d) | 日常摄取量2(g/d) | 最大无作用量1(g/d) |
1 | 低聚半乳糖 | 2 | 10 | 18 |
2 | 低聚异麦芽糖 | 10 | 15 | 90 |
3 | 低聚果糖 | 3 | 10 | 18 |
1、最大无作用量以体重60 kg计。最大无作用量表示,当给予动物药物或毒素时,其给予量不超过限度时,并不会引发毒性。2、日常摄取量:最大无作用量×(1/安全系数)3、最小有效剂量:当药物发挥其,所需服用之最低剂量。
4结论: 低聚半乳糖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不会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杀菌及人体所分解而失去其本来应有之特性,而低聚果糖则不具备这些特性。低聚半乳糖能有效地被双歧杆B菌和乳酸杆A菌同时利用。低聚果糖FOS等低聚糖则只可被乳酸杆A菌利用,对双歧杆B菌则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