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菌能合成叶酸,故一般不易缺乏。当吸收不良、代谢失常或长期使用抑菌药物时,可造成叶酸缺乏。此外,叶酸还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的有:内脏、蛋、鱼以及梨、蚕豆、甜菜、菠菜、菜花、芹菜、莴苣、柑橘、坚果类和大豆类食品。人体每日摄入叶酸量维持在每天3.1μg/kg时,体内即可有适量叶酸储备;孕妇每日叶酸总摄入量应大于350μg;婴儿的安全摄入量按kg体重计与成人相似,即每日3.6μg/kg能满足生长与维持正常血象的需要。
1931年,印度孟买产科医院的医生L.Wills等人发现,酵母或肝脏浓缩物对妇女的巨幼红细胞性状有一定的作用,认为这些提取物中有某种因子;1935年,有人发现酵母和肝脏提取液对猴子状有一定的作用,描述其为VM;1939年,有人在肝中发现了抗击 的因子,称为VBe;1941年H.K.Mitchell等人发现菠菜中有乳酸链球菌的一个因子,称作叶酸。1945年,R.B.Angier等人在合成蝶酰谷氨酸时,发现以上所有的因子都是同一种物质,并完成了结构测定,之后常称之为叶酸。所以,叶酸又叫维生素B9、因子、蝶酰谷氨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