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工开发的方式将酵母作为载体,培养出富集铬元素功能的可食用功能性酵母。
铬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之一,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化学家Louis Vauquelin发现并命名,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但在随后的100多年中,这种矿物质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有害元素,甚至是,其应用也局限于印染、制革、化工等行业。直至1957年,Schwarz 和Mertz观察到铬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提出葡萄糖耐量因子假说,并通过实验逐步证实,Cr3+是啤酒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 GTF)的活性组成部分。随后用鼠和人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三价铬主要通过GTF协同和增强的作用,从而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产品品质及、抗病能力,并认为铬(Cr3+)是人和动物机体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