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化学合成虾青素同天然虾青素在结构、功能、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差别,其稳定性、抗氧化活性着色性也明显低于天然虾青素,因此进行大规模生产一般倾向于天然虾青素的提取。
虾青素属酮式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O4,相对分子质量为596.86,其化学结构是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以共轭双键形式连接,两端又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六节环结构。
虾青素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O4 ,晶体状虾青素为粉红色,熔点215-216℃ ,不溶于水,具脂溶性,易溶于氯仿、丙酮、苯等大部分有机溶剂。虾青素分子结构中的共轭双键链,及共轭双键链末端的不饱和酮基和羟基,能吸引自由基未配对电子或向自由基提供电子,从而起抗氧化作用,该结构也使其易与光、热、氧化物发生作用,结构改变后降解为虾红素,特别是紫外光对其影响最为明显,连续照射约4h虾青素就会完全被破坏;在70℃以下、pH4-7范围内,虾青素较稳定;Ca2+、Mg2+、K+、Na+、Zn2+金属离子对虾青素基本没影响,Fe2+、Fe3+、Cu2+有明显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