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红色素在双氧水中不是很稳定,易被双氧水氧化。另外在抗坏血酸条件下,能使紫草红色素被分解,并且随着抗坏血酸浓度的增加分解速度加快。pH值和温度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也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色素溶液颜色增加。在 80℃,pH为9时,溶液呈黑紫色,但是在20~60℃范围内吸光度值大小变化较少,说明色素在20~60℃对热的稳定性较好,可以在室温环境下放置。离子实验表明,加Fe3+使溶液颜色变深,对色素影响较大,而K+、Mg2+、Zn2+、Na+、Mn2+、Ba2+等离子对紫草色素影响不明显。总体来看,大多数离子对紫草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先将紫草根用清水快速洗净,控干水分,然后用正己烷按 1:4~5(料:液)比例浸泡紫草根,在恒温40℃下动态浸提2 h,按此重复浸提3遍,合并3次浸提液,用250目尼龙纱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浓缩(恒温50~60℃、真空度80~93 kPa)回收正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