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生长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吴茱萸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环境。虽然也较为耐寒,但冬季严寒多风且干燥的地区则生长不良。在阴湿地带病害多,结果少,亦不宜生长。
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于粘重而干燥的黄泥外,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种植生长,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不耐涝、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生长。
选择树龄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的树作为母株。2月上旬,刨开树根周围的土壤,切取笔杆粗的侧根,截成长18-20厘米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入苗床沟内深约10-13厘米。株距10-13厘米。插后施焦泥灰,覆细土,耙平,压实,浇少量人粪尿,铺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左右长出新芽后,再施稀人粪尿,以后看苗施肥。翌春苗高70厘米以上时,即可移栽。2-3年后便能开花结果。此法简便易行,繁殖快,成活率高达80%以上,而且生长快,结果早,因而是产地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