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中只有葡萄糖苷配基即游离型苷元的生物活性,大豆异黄酮中的共轭苷在热和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去掉丙二酰基和乙酰基而转化成葡糖苷。碱水解条件pH值为8-13,水解程度随pH值及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大豆异黄酮中的葡糖苷在强酸高温或酶存在的条下可水解去掉葡萄糖基而转变成葡萄糖苷配基形式。酶解法所采用的酶为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条件以酶的活性为准
结合型的糖苷(Glycosides)占总量的97%-98%,主要以染料木苷(Genistein)和黄豆苷(Daidzin)及丙二酰染料木苷(6'-O-ma-1onylGenistin)和丙二酰黄豆苷(6'-O-malonyldaid-zin)形式存在,约占总量的95%。种植环境、加工方法、遗传因素等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和成分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不同大豆品种中异黄酮总量及各组分比例的差异。
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结构形式是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化合物群。天然的大豆异黄酮主要分为游离型的苷元和结合型的糖苷两种。其中,结合型糖苷由酶或稀酸水解脱去糖基,可形成大豆异黄酮苷元。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包括染料木苷元、大豆苷元和黄豆苷元。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分别为上述3种苷元的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